
热门搜索:
极致环保:
以水为稀释剂,无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毒溶剂,VOC 含量通常≤100g/L(远低于国家标准),施工时无刺激性气味,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污染,符合室内外环保涂装要求。
机械性能卓越:
漆膜交联密度高,兼具高硬度(双组分硬度可达 2H 以上)和优异柔韧性,耐冲击性(≥50cm)、耐磨性(Taber 耐磨指数低)强,不易出现开裂、剥落,适合频繁接触或易受冲击的场景(如家具、地板)。
耐候与耐化学性优异:
单组分适合室内场景,双组分(尤其是含脂肪族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类型)具有出色的耐紫外线老化性能,户外使用不易褪色、粉化;同时能耐受弱酸、弱碱、酒精、洗涤剂等日常化学品侵蚀,耐水性(浸泡≥168h 无起皱、发白)远超水性醇酸漆。
装饰性强:
漆膜流平性好,可形成高光(60° 光泽≥90)、半哑光、哑光等多种光泽效果,丰满度高(漆膜饱满浑厚),色彩均匀稳定,能精准还原设计颜色,适合对外观要求高的涂装场景。
施工适应性广:
可用自来水直接稀释(稀释比例通常 5%-15%),施工工具(毛刷、滚筒、喷枪)可直接用水清洗,操作便捷;支持刷涂、滚涂、空气喷涂、无气喷涂等多种施工方式,漆膜干燥速度快(25℃下表干≤2h,实干≤24h,双组分完全固化需 7 天),重涂性好。
附着力强:
对木材、金属(需预处理)、塑料(如 PVC、ABS)、混凝土等多种基材均有良好附着力(划格法附着力≤1 级),无需额外涂覆底漆(部分特殊基材需配套专用底漆)。
木材基材:打磨至表面光滑(砂纸目数建议 180-320 目),清除木屑、油污,若木材含水率>12% 需先干燥(避免后期漆膜开裂);深色木材建议先涂封闭底漆,防止色素析出。
金属基材:清除表面油污(用酒精或溶剂擦拭)、铁锈(喷砂至 Sa2.0 级或手工除锈至 St3 级),必要时涂覆水性防锈底漆,增强附着力和防腐性。
混凝土 / 墙面:确保表面干燥(含水率≤8%)、平整,修补裂缝和孔洞,涂覆水性封闭底漆封闭孔隙,避免漆膜泛碱。
单组分:直接搅拌均匀,根据施工方式加水稀释(刷涂加水量 5%-10%,喷涂加水量 10%-15%),用 80-120 目筛网过滤后使用,避免杂质影响漆膜平整度。
双组分:按厂家规定比例(通常甲组分:乙组分 = 10:1-5,需按质量比称量,不可凭体积估算)混合,搅拌均匀后静置 5-10 分钟(熟化期),熟化后需在活化期内用完(通常 4-8 小时,25℃下),未用完的漆料不可倒回原桶(避免污染剩余漆料)。
温度:5℃-35℃,低于 5℃会导致固化缓慢、漆膜发脆;高于 35℃易导致水分快速蒸发,出现流平差、橘皮等问题。
湿度:相对湿度≤80%,且基材温度需高于露点 3℃以上(避免漆膜表面结露,影响附着力)。
环境:避免在雨天、大风(风速>3m/s)、粉尘较多的环境施工,户外施工需做好防雨措施。
推荐方式:小型工件用刷涂 / 滚涂,大面积场景(如地板、墙面)用无气喷涂(效率高、漆膜均匀),喷涂时喷嘴压力控制在 15-20MPa,喷嘴距离基材 30-50cm。
施工道数:通常 2-3 道(底漆 1 道 + 面漆 2 道,或直接涂覆 2 道面漆),每道间隔时间需满足 “实干” 要求(25℃下间隔≥24h),最后一道面漆施工后需静置 7 天(双组分)或 5 天(单组分),确保漆膜完全固化,达到较佳性能。
漆膜未完全固化前(尤其是前 24h),避免触碰、沾水或放置重物;
室内涂装后保持通风 72h 以上,确保残留水分和少量助溶剂挥发;
户外涂装后 1 个月内,避免接触强腐蚀性化学品(如强酸、强碱)。
双组分漆混合后需严格控制活化期,超时使用会导致漆膜性能下降(如硬度不足、附着力差);
不同品牌的水性聚氨酯漆不可混合使用(树脂体系或固化剂类型可能不兼容,导致漆膜异常);
储存时需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(5℃-30℃),避免阳光直射,单组分保质期通常 12 个月,双组分固化剂需单独密封(易吸潮失效);
施工时若不慎接触皮肤,用清水冲洗即可;若入眼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。
手机网站
地址:江苏省 徐州 徐州市泉山区淮海西路延长段西城华庭B号楼1209A室
联系人:李先生
微信帐号: